
1、唐钢、唐山不锈钢、唐银钢铁
退城搬迁至沿海
2018年12月24日,河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连续公示了三个钢铁产能置换文件,分别为《河北唐银钢铁有限公司退城搬迁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公示》、《河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项目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公示》、《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退城搬迁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公示》,文件综合内容如下:
唐钢将退出:2#2000立方米高炉1座、3#3200立方米高炉1座、1#2#3#150吨转炉3座、2#55吨转炉1座,共计炼铁产能334万吨,炼钢产能507万吨
唐山不锈钢退出:1#2#450立方米高炉2座、3#4#550立方米高炉2座、1#80吨转炉1座、2#3#100吨转炉2座
唐银钢铁将退出:2#550立方米高炉1座、3#1080立方米高炉1座、4#750立方米高炉1座、1#2#120吨转炉2座
产能减量置换,唐钢、唐山不锈钢、唐银钢铁合计退出炼铁产能924万吨、炼钢产能963.5万吨,退城搬迁到乐亭和曹妃甸沿海后,新建1500立方米高炉2座、2400立方米高炉1座、3200立方米高炉1座,100吨 转炉2座、120吨转炉1座、230吨转炉1座、120吨电炉2座,涉及的炼铁产能738万吨、炼钢产能770万吨。拟投产时间均为2020年12月,相应的启动拆除时间也均为建成投产前!
2、国丰停产,今日起停止供货
唐山国丰钢铁于2018年12月20日发函通知,由于受唐山环保新方案的影响,公司自12月26日起所产热轧产品(热轧卷板),停止对下游供应销售,以保自有冷轧厂为主。
3、主城区周边13家钢铁企业退城搬迁
近日,唐山市总结了2018年十大重点工作,其中一条是:全年化解炼钢产能500.25万吨、炼铁产能298万吨、焦炭产能185万吨、煤炭201万吨,多压减炼铁产能17万吨,圆满完成省达化解任务。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推动钢铁等重化企业临港临铁布局,启动包括唐钢在内的主城区周边13家钢铁企业退城搬迁;全面搬清路南区、路北区铸造企业。
在此之前,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空气质量“退出后十”工作目标责任状(以下简称“责任状”),责任状显示,2018年12月底前,压减炼钢产能500.25万吨、炼铁产能281万吨;全部出清钢铁“僵尸企业”;2020年12月底前,全部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和18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钢铁企业由40家整合至30家以内,钢铁产能控制在1亿吨左右。
唐山市将强力推进唐钢本部退城搬迁,2019年春节前搬迁手续全部办理完成,3月份全面启动搬迁;2020年7月1日前唐钢本部停产,唐钢新厂2020年10月1日前完工。
2020年6月底前,唐钢、唐银、天柱、华西、荣程等钢铁公司和河北银水球团、东盛烧结向沿海区域转移,新宝泰、建龙钢铁向市外转移,企业实现关停。推进唐钢不锈钢、国义、春兴等钢铁企业,2020年实现退城搬迁。
纵横钢铁焦化项目投产后一个月内关停榕丰焦化、通宝焦化、蓝海焦化和东方焦化2座4.3米焦炉。丰南区国丰钢铁南区用于去产能的装备停产,用于纵横钢铁产能置换的装备待纵横钢铁投产后关停。
2018年12月底前,唐钢不锈钢、国义钢铁、经安钢铁公司等4家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完成技术改造,港陆钢铁、津西钢铁、荣信钢铁公司等6家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2019年12月底前,建成16家重点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2020年12月底前,全市钢铁企业铁矿石、焦炭等基本实现“公转铁”,并逐步取消钢材成品等大宗货物公路运输。
4、打造乐亭县—海港开发区—曹妃甸区
—滦南县—丰南区—渤海新区
一线精品钢铁产业带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实施七大重点任务到2020年,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外向度高、竞争力强、创新要素密集生态文明发达的开放开发新格局。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坚持精品化、高端化、精细化导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推进乐亭县—海港开发区—曹妃甸区—滦南县—丰南区—渤海新区一线精品钢铁产业带建设,促进精品钢铁扩能提质。加快唐山机器人和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基地、秦皇岛铝制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沧州激光装备制造产业园、曹妃甸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园区建设,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向服务型制造商或综合服务商转型,带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推进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渤海新区合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精细化石化产业集群。
来源:河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唐工社、河北日报、百度贴吧李晓柒等、泰科钢铁整理编辑